近日《繁花》在內地熱播讓「不響」兩個字廣為傳播,今日一篇題為《香港,不響》的文章也突然間在朋友圈廣泛傳播。文章作者為俞鐵成,自稱是一位在上海生活30年的老上海,前幾天作者去香港參加了一場商界峰會論壇,他以切身感受駁斥了香港衰退論。他稱,是香港選擇了「不響」,「不響」不代表香港不行了。
文章摘編如下:
外貌「不響」的香港小食
作者自稱來過香港多次,每次都是商務活動排得滿滿,要不參加上市儀式,要不洽談跨國併購,要不中轉過站,好像很久沒有在這座城市無目的地漫步遊走,這符合內地商務人士訪港的基本畫像人群。
根據米其林的推薦,作者把一家腸粉小店合益泰作為抵港第一頓中飯打卡地。小店位於深水埗,作者第一次來這個區域。「一出深水埗地鐵站,撲面而來的熱鬧喧囂人間煙火讓我一陣眩暈,瞬間有回到國內二三線城市十年前城鄉結合部的感覺。」作者如是描述。
穿行在小巷裏尋找到合益泰小食店面時,我難以相信這就是網上極力推薦的「寶藏小店」!小店是一個居民樓的底層門面,目測就二三十平米,裝修極為簡陋,店裏擺著六七個小桌,坐滿了吃客,門口有七八人排隊取食。
一個小桌可坐四五人,食客要拼桌吃飯。我找到一個位子坐下,也不知道怎麼點,學著旁邊本地大叔的點法要了一個皮蛋瘦肉粥、一份腸粉加上兩個粉果。很快,小食上桌。先喝一口粥,皮蛋瘦肉和長粒米經過長時間熬煮已經交融在一起,一匙入嘴,皮蛋的膠質口感、瘦肉的筋道鮮味加上微甜的米香完美融合,熱流從喉嚨往下一路傳到胃裏,瞬間一股暖意從體內升起,驅散了冬日的寒氣和一上午的航程疲乏。
我點的細腸粉,每根腸粉和粉筆差不多長短粗細,腸粉入口後頓覺一陣酥軟熱麻,配上不知名的特色醬料和有嚼頭的粉果,確實很上頭。
作者點評稱:香港有許多這樣深藏小巷,外貌「不響」甚至簡陋的美食小館,往往家族一開就是幾十年,只做少量品種的特色美食,任憑歲月風雲變幻,只求保住品質口碑,在高樓大廈間,在喧鬧攤位旁,安撫著有緣食客的腸胃和靈魂。
低調的企業長青之道 大佬——不響
這位作者去香港是參加一場商務活動「亞洲商務大學堂」成立典禮和高峰論壇,這些香港商界大佬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大佬包括,香港前財政司司長、南豐集團董事長梁錦松先生、恒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先生、瑞安集團主席羅康瑞先生、黑石集團大中華區主席張利平先生、知名作家主持人評論人梁文道先生、著名經濟學家香港大學陳志武教授等。
作者評價稱,多位重量級香港商界學界大咖蒞臨會場,相繼登場,每人平均分享半小時,「金句」疊出,乾貨滿滿。
作者在與這些大佬接觸后感觸頗深,並認為他們的共同底色也是「不響」,平時很少在公眾場合誇誇其談、上鏡做秀,但願意在學術氛圍濃重的小型論壇給年青創業者或學者分享畢生精華心得。企業的長青之道或許就藏在這「不響」中!
香港,不響
文章中還特別提到了,媒體熱炒的所謂「外資撤離、香港衰落」。
作者稱,這次來港,每天都要Citywalk近2萬步,穿行於九龍和中環的大街小道,就想切身體會一下香港目前「衰落」到何程度,考察結果令他吃驚。
旺角、尖沙咀、銅鑼灣、灣仔、中環……所有的核心商業區都人流如潮、商販雲集,很少看到空置的商舖(現在上海核心商業區已經有不少商舖長期空置)。
不管是大酒店還是街邊小館,晚上8點多我看到的各色飯店酒吧上座率基本超過七成,一些熱門飯店門口都排著長隊。
作者還談到了這次來香港一個特別大的感受:街上掛著粵港兩地牌照的車隨處可見,香港和內地的融合力度極大加速。「我有好幾個朋友專程從深圳來看我一起喝下午茶,他們基本都是辦了優才入籍香港,在深圳香港兩地都有房,子女在香港讀書,業務也橫跨兩地。內地優質人才湧入香港正在給香港帶來新的活力和財富。」
文章引用了香港證監會數據指,截至2023年6月底,在香港註冊成立的基金管理資產規模達到1.335萬億港元,由2022年第三季度的水平反彈15%。2022年第四季度至2023年上半年共錄得690億港元資金淨流入,較2022年前三季度增長超過3倍。非香港投資者佔管理資產規模的64%。2022年,香港的管理資產規模為30.5萬億港元(3.9萬億美元),並錄得880億港元(110億美元)的淨資金流入。
作者稱,上面這些數字可能出乎許多人的預料,只不過香港選擇了「不響」!
作者最後總結: 比起上海,香港的氣質或許更加對得上「不響」二字。「不響」不代表「不爭」,只不過有大智慧的個人、企業或城市懂得靜水流深、潛龍在淵,知道世界遠闊、山高水長。
願你能懂一個「不響」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