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最好結果」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場,介紹深圳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的相關情況,並就深圳如何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等話題回答記者提問。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吳筠主持新聞發布會。
高新技術創新能力持續提升
會上,深圳市科技創新委主任張林介紹了深圳市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的總體情況。他表示,過去十年間,深圳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激活創新發展動力,全社會研發投入由2014年643億元增長到目前的1880.49億元;佔GDP的比重由4.02%躍升至5.81%,研發強度在國內僅次於北京。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不斷壯大,2023年超2.4萬家,是2014年的5.2倍。深圳創新體系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成為全國的一面旗幟。
深圳充分發揮完善的產業體系和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相結合的顯著優勢,推動「四鏈」深度融合,出臺《關於深圳市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等系列政策,構建起建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四樑八柱,圍繞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上不斷發力已初見成效。
未來,深圳將加快推動四鏈融合,促進新型工業化形成新質生產力;面向經濟主戰場,強化企業主體地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提升基礎研究能力。並推進深港科技合作,構建「河套+」創新圈。支持香港高校和機構在河套布局,探索「深圳企業發榜+深港河套揭榜+項目經理掛帥」機制,推動創新要素高效便捷流通,匯聚國際高端創新資源,加快建設世界級的科研樞紐,實現更高質量、更高能級發展。
加快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在說到深圳將如何圍繞產業高質量發展所需,高水平建設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時,深圳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表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布局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建以來,深圳加快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聚焦信息、生命、材料等重點領域,按照應用研究帶動基礎研究的思路,在全市範圍內布局了一批開放程度高、綜合性能優、產業用戶多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截至目前,已組織實施7批次共20個核心技術攻關項目,資助金額超過20億元。此外,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還探索「投建運轉」一體化的運營模式。搭建了設施投融資、建設、運營、成果轉化一體化的綜合統籌平臺。
郭子平說:「下一步,深圳將繼續圍繞產業需求謀劃和儲備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加大高水平研究機構引育力度,持續強化設施與產業服務對接,努力構建以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核心支撐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光明科學城成為深圳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光明區區長邱浩航在會上也介紹了光明科學城的相關情況。他表示,為了進一步提高集聚轉化效能,光明區正在謀劃打造產業科技創新中心集聚區,加快啟動光明科學城2.6平方公里科技創新集群整體規劃建設。
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余錫權在會上表示,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繼續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夯實基礎培育發展新動能。在智能終端、網絡與通信、新能源汽車等優勢領域實施「築基計劃」,瞄準未來前沿技術加大投入,推動產業鏈價值鏈邁向高端。(記者 伍敬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