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9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太行7」燃氣輪機,在深圳東南約180公里的海上油氣平臺成功「點火」運行,這是我國首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正式在海上油氣平臺上投用的燃氣輪機。
燃氣輪機發電機組是海上油氣平臺的動力來源,被稱為海洋裝備的「心臟」。「太行7」是我國自主研製的7兆瓦燃氣輪機,具有功率大、啟動快、能耗低、維護簡便等優點。「太行7」所在的陸豐8-1中心平臺,共設置2臺國產燃氣發電機組,並配套2套高壓變壓器及1套電網管理系統。
中國海油陸豐8-1平臺總監岳宗領表示,目前,陸豐8-1平臺電力系統已成功併入陸豐油田群電網,通過一根6.3公里長的海底電纜連接至周邊平臺,成為油田群的電力核心,為海上石油開採提供不竭動力。
「太行7」海上平臺燃氣輪機1小時發電量超過5000千瓦時,相當於500個家庭一天的用電需求,可以滿足1座海上油氣平臺全部生產和生活需要。與同功率燃油發電機組相比,每年可減少近8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此前,我國海上油氣平臺應用的燃氣輪機發電機組一直依賴進口,面臨採辦周期長、購置價格高、維修保養難等問題。
「中國方案」實現 海洋關鍵裝備自主研發
海上油氣平臺空間狹小、設備密集,處於高濕、高鹽、高腐蝕的惡劣環境,每年夏秋季節還將面對颱風的衝擊。滿足海洋應用環境的「太行7」燃氣輪機成功研製,填補了國產燃氣輪機在海上平臺的應用空白。
「太行7」燃氣輪機著重考慮防風、減振、結構布局等海上平臺專有使用需求,按單元體設計,便於安裝與維護,具有尺寸小、重量輕、性能好、可靠性高等優點,能夠在海洋惡劣環境下長時間穩定運行。
中國海油深圳分公司深水工程建設中心副總經理高爽稱,「太行7」燃氣輪機在全面實現核心零部件自主製造的基礎上,較進口機組成本低15%左右,設備維修成本也將大幅下降,「中國方案」為海洋油氣裝備全鏈條自主可控和海上油氣田效益開發提供了全新路徑。
「太行7」海上平臺燃氣輪機首次實現雙燃料技術應用,可以將石油開採時產生的伴生氣直接作為燃料,還可以使用常規的柴油,充分保證了機組安全穩定運行。
中國航發燃氣輪機有限公司研發中心產品設計室主任申春艷介紹道,「太行7」燃氣輪機突破了「雙燃料」「海洋三防」等多項關鍵技術,積累形成了數百項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新材料、新規範,有力支撐了國產燃機輪機自主發展。
攻克核心技術 加速打造「中國心」
燃氣輪機被譽為裝備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是工業強國的一個重要標誌。因其極高的設計、製造、試驗難度,世界上僅有少數國家具備獨立自主研製能力。近年來,我國不斷完善生產製造技術體系,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燃氣輪機行業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此次投用的「太行7」燃氣輪機,項目從2021年開始啟動,科研人員針對海上使用環境的苛刻,以及防風、減振、結構布局等設計需求,創新設計理念,聚焦設計、製造、試驗和維修服務多維度,在「太行」航空發動機基礎上,成功突破了多項關鍵核心技術。
中國航發燃氣輪機有限公司總設計師趙勇表示,以航空發動機技術為依托,研發製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燃氣輪機,目前已完成「三輕一重」系列化產品的設計研發與製造生產,相繼投入國內多個能源示範項目,並不斷推動產品迭代升級和平臺化發展,以提升我國工業製造領域的競爭力。
目前,我國已建成燃氣輪機完整的研發製造產業鏈,形成了自主高效的燃氣輪機技術創新、質量控制、運營管理等體系,目前已研發了填補國內空白的「太行7」「太行15」「太行25」三種輕型燃氣輪機和「太行110」重型燃氣輪機,可滿足油氣平臺、機械驅動、熱電聯供、分布式能源、調峰電站等多領域應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