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萬工程」是加快推動新型城鎮化、促進城鄉一體化的重要措施,部署實施「百千萬工程」,對推動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具有重要意義,對廣州高質量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至關重要。近日,廣州市委統戰部組織了「基層統戰助力百千萬工程」媒體采風團活動。
自廣東省全面部署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品質發展工程」以來,中共廣州市委統戰部圍繞「大抓社會力量參與」的要求,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引導民主黨派、聯誼組織、商會及民營企業家、港澳臺僑胞等社會力量參與,推動了「百千萬工程」的高品質發展,也為新一輪粵港合作中,港澳青年北上創新創業提供了更多資源和機會。
各方力量爭相參與 共建佘族幸福村落
增城佘族村位於正果鎮景色優美的山區裏,是廣州市唯一的少數民族聚居地。佘族村民族風情濃厚,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先後獲得「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村」、「國家森林鄉村」等榮譽稱號。
近兩年,增城區深挖特色資源,共投入一千多萬元,對佘族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改造、景觀工程提升、盤瓠王墓小公園建設、佘族民俗館升級等,凸顯佘族民俗氛圍,傳承佘族特色文化;2023年,畬族村爭取到中央財政資金100萬元專項用於「佘族民俗館升級改造項目」成為廣東省內最大的村級博物館佘族民俗館,通過新配備觸控屏、試聽音筒、大型投影銀幕等多媒體,提升了佘族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為了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補齊基礎短板,建設民族風情街、發展特色農家樂等;增城區統一戰線多次組織區工商聯企業、港澳臺僑人士到佘族村實地調研,尋求產業發展機會,積極引導工商聯會員企業投身「百千萬工程」,組織70多家會員企業與70多個行政村簽訂企村結對幫扶協議,累計招商項目121個,完成投資36億元,直接盤活農村閒置勞動力約7600多人,受益人口近5萬人。
「直播新增城」助力「百千萬工程」開花結果
增城區是著名的荔枝之鄉、絲苗米之鄉、還有很多特色胡農產品,也是牛仔服裝名城,新興的汽車產業基地。為了幫忙農戶和老企業、小企業進一步拓寬銷售管道,增城新聯會在13個鎮街成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直播新增城」基地,派駐專業老師到農村實地教學,手把手教授帳號搭建、店舖管理、短視頻拍攝、直播帶貨、私域運營,提升農民直播帶貨實戰技能,幫扶眾多農民掌握「短視頻+直播」技能,助力農產品走上產銷「快車道」,有效解決增城北部鎮街農產品、土特產銷售難題。
紅象直播電商雙創園基地與增城高職院校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開設短視頻課程,建立直播實訓基地,説明眾多高職學生就業創業,為增城農產品、牛仔服裝、汽車行業輸送大量短視頻直播人才。目前新塘牛仔在各個主流平臺(牛仔類目)銷售均排名第一,創下年銷售額破百億的戰績。還有「如豐食品」之類老字型大小企業,在新聯會協助下開展創新經營,積極發展「老字型大小+直播」運營模式,打造增城老字型大小IP,形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增城品牌,為增城老字型大小注入新的活力。
瓜嶺村爭當「百千萬工程」的村級領頭羊
瓜嶺村位於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東北部,是一個有著500多年歷史的村落,也是廣東著名僑鄉,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超3000人之多。村中保留著明清時期嶺南水鄉的歷史風貌,是廣州唯一的水上清代建築民居群,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等榮譽稱號。
九三學社增城區委員會積極與瓜嶺村開展對點幫扶,結合黨派成員在規劃、建設、招商領域的自身專業特點,邀請團隊對村現有可支配資源和閒置資源進行實地考察,提出新的鄉村振興建設規劃專案建議。並通過協調企業與屬地鎮結對方式解決改造資金的模式,協調新塘鎮建設村內小遊園、小微綠地和景牆等項目,還充分利用村內歷史舊廠房、舊農房,為瓜嶺村開展各種文旅活動,並廣開管道引人才,充分利用黨派調研活動機會,推介瓜嶺村傳統村落特色資源,並引導東莞松山湖支社創新、創業人才到村考察,為瓜嶺村實現高品質發展提供專業意見建議。
匯聚力量 共築港澳臺僑交流「新高地」
為了進一步匯聚港澳臺同胞及海外華人華僑力量,延伸統戰工作手臂,廣州市委統戰部積極引導,到港澳地區開展招商活動,在港澳地區組織舉辦增城春茗、招商宣傳推介、港澳鄉親座談聯誼等交流活動,調動港澳臺同胞、華人華僑投身「百千萬工程」建設。
增城僑夢苑作為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和廣州市「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新創業示範基地」兩塊示範招牌,接待了無數來自港澳臺僑的有志青年。為了打造港澳臺僑交流「新高地」,以增城僑夢苑廣州市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示範基地、1978電影小鎮廣州市穗臺交流示範基地等為平臺,聚焦紅色記憶、文化體育、就業創業、鄉村振興等領域,常態化開展港澳青年赴穗考察團、「澳門青年100」走進增城等一系列主題突出、青少年喜聞樂見的交流活動,開展港澳臺僑青少年活動。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建設快速推進,增城鄉鎮的發展新局面也將為在內地創業的港澳臺僑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記者 賴小青 攝影 汪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