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日前,歐盟正式宣布展開對中國進口純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以決定是否開徵反傾銷關稅。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9月13日的發言中,既沒有正視中國汽車的價格與性能優勢,亦沒有考慮歐洲製造的成本問題,而是直接劍指反補貼調查。正如商務部的回應,本次調查是以「公平貿易」之名,行保護主義之實,損人而不利己。
雙反調查弊大於利
根據歐盟委員會提供的數據,中國製車輛已佔歐洲電動車市場8%,到2025年可能增加至15%。以比亞迪為例,近一年內已經在15個歐洲國家開設了超過140家門店。在上個月舉辦的2023慕尼黑國際車展之上,比亞迪、名爵、零跑、小鵬、阿維塔等眾多中國品牌,更被認為搶去了德國車企的「風頭」。
歐盟此舉看似為了激勵歐洲本土電動車產業發展,從而振興經濟,但是否能如願卻有待商榷。要知道,汽車產業為歐洲的傳統優勢行業,具有厚重的底蘊及技術積累,在往新能源賽道發展的過程中卻紛紛向中國市場靠攏。這是由於中國的電動汽車產業鏈具有生產效率、性價比、運輸網絡等優勢,且核心零部件生產的規模效應也已經形成——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實施的2022年「主要商品和服務份額調查」,中國企業在純電動汽車、電池用材料等13個品類中所佔份額在總體中超過三成。換言之,任何新能源汽車企業離開中國產業鏈都沒有競爭力。
若輕易無視WTO規則發起對華純電車的雙反調查,歐盟內消費者必然更難購買到性能佳、價格低的中國電動車,對於短期即將步入冬天、長期需要實現綠色碳排目標的歐洲而言,將會使目前已處於高水平的通脹進一步惡化,進而拖垮經濟,對歐洲自身而言並無裨益。
對供應鏈損害最大
而至於「損人」,其實損害最大的仍非中國汽車產業。事實上,雖然雙反調查或會降低中國純電動車在歐洲市場的長期競爭優勢,但短期內卻不會對車企造成太大的影響。目前國產電動車仍處於供不應求的高速增長期,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最新數字,今年前三季度產銷量屢創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同比增長33.7%和37.5%,市佔率已經趨近30%。
若對中國電動車的關稅壁壘形成,相反可能會刺激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加快技術創新和提高產品質量,提高電動汽車的性能、續航里程和安全性能,以增強其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
但更嚴重的損害,將施加於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之上。新能源汽車從零部件、原材料、充電基礎設施到製造和裝配,都高度依賴全球範圍內各個經濟體的參與,例如甲國的電池技術、乙國的原材料、丙國的充電基建設施服務等,這些供應商共同為全球電動車市場提供了完善的服務。若貿然切斷其中一方的參與或提高其準入門檻,將會向供應鏈的前後端蕩起漣漪效應,影響上下游的其他產業參與者。
此外,這對於中歐雙邊貿易關係亦會產生負面影響。回想10年前,歐盟對華光伏產業採取雙反措施,最後通過雙方達成友好方案才得以解決。但當今的中歐之間的關係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反補貼調查可能導致中歐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對雙方經濟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