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楊曉園接受《香港商報》記者採訪
文博會從文化大事到文化大IP,成為彰顯中華文化多姿多彩和獨特魅力的大舞臺。第20屆文博會10、12號館中,以吉祥物小水滴IP形象打造的文博會禮物,閃亮呈現給觀眾,記者在現場看到,不時有觀眾過來駐足觀賞,購買自己收藏或打算送給親朋好友。
楊曉園展示及設計製作的文博會禮物
而記者在本屆文博會12號館,亦採訪了這個文博會禮物的設計者及製作者、國家級非遺金銀細工製作技藝區級傳承人——楊曉園。
楊曉園向記者介紹了創作背景,在文博會20屆之際,作為文博會市場化創新的一次全新嘗試,文博會官方開始徵集具有文化屬性和非遺傳承的文博會禮物,她向深圳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和深圳市工美文化創意研究院領導匯報了想法後,得到協會和文博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文博會20年視覺傳達形象升級的背景下,她以文博會吉祥物小水滴IP形象為核心,融合了國家級非物質遺產代表項目金銀細工製作技藝,進行了二次創作,以文博會禮物形式獻禮文博會二十周年。以小水滴形象代表文博會勇立潮頭,再創輝煌。
楊曉園在文博會12號館的展位
楊曉園,國家一級工藝美術師,深圳市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金銀細工製作技藝區級傳承人,師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金銀細工製作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方學斌先生。目前是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中青年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深圳市工藝美術協會會員,深圳市工藝禮品行業協會會員,深圳市龍崗區非遺促進會會員。
楊曉園亦介紹了金銀細工製作技藝,這是一門傳承久遠的、製作金銀器物、金銀飾品的傳統工藝。金銀細工堪稱「指尖上的絕活」,古人稱頌其「鏤金像物艷於花」。金銀細工工藝源遠流長,最早可以上溯到商周時代,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傳名錄。金銀細工工藝作品主要有金銀首飾、金銀佩飾、金銀器皿和金銀擺件四大類,每個品類製作技法不一,即使同一品類,視表現目的不同,製作技法也不盡相同,應用的工具也是千差萬別,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其技藝精湛、造型精美,凝聚了華夏祖先的藝術創造力和技藝創造力。
文博會禮物展示區
楊曉園前期跟隨香港來粵資深老師傅鄭合穩先生學習現代金工工藝,後拜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方學斌先生系統的學習金銀細工工藝,是方先生在廣東唯一的傳承人。她也在不遺餘力的傳承師傅的技藝,結合自身設計優勢,希望在廣東更好的傳播這項技藝,也讓南北方的技藝更好的融合發展。(記者:黃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