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改革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寶貴經驗,也是維護市場公平正義、提升市場主體運行效率、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的重要途徑。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市政協主席王立平就深化「放管服」改革作出提案。
王立平表示,當前,受多重因素影響,我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需要給予市場主體更多更有力的支持,從而提振發展信心,加快走出陣痛期。由於多種原因,「放管服」改革推進過程中還面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簡政放權不夠到位、監管體系不夠完善、優化服務仍需提升、數字支撐仍需強化等方面。為此,他提出四點建議:
一是探索深層次放權,推動「有形之手」更加規範高效。建議給予部分地區充分授權改革試點,實現權力能放盡放。對不同行業、不同需求採取不同的放權方法和力度。結合後疫情時期的現實情況,制定權責清單,劃定權力邊界,真正體現私權「法無禁止即可為」、公權「法無授權不可為」。聚焦精細精準放權,健全完善「事權、人權、財權」統一協調的保障機制,加強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動態調整。
二是推行立體式監管,堅持放管一體系統推進。建議提升監管透明度和可預期性,減少對市場主體正常經營的干擾,為經濟發展營造寬鬆環境。深化協同監管,減少重複執法。深化智慧監管,深化信用監管,深化風險監管。
三是倡導高質效服務,打造更好更優的服務環境。建議政府在服務上做「加法」,主動掌握市場主體和群眾服務需求,重要政策出臺前公開廣泛徵求各方意見,不斷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堅持靠前服務,持續深化「一件事一次辦」「容缺辦」等集成服務改革。堅持有效服務,推廣「先解決問題再說」工作機制,破除服務效能「層級遞減」現象。
四是創新數字化治理,推進政府服務平臺流程再造。建議把數字化作為推進標準化、法治化的重要動力,減少人為自由裁量空間。優化政務服務平臺,拓展網上需求表達渠道。簡化高頻辦事服務,持續深化「不見面審批」。強化數據共建共享,完善國家層面的協調機制,強化立法立規,實施分類分級,統一標準規範,突破「信息孤島」藩籬,搭建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政務數據資源體系。(記者 杜林 宋璟)